
儿童腹痛
浏览数:2005次 2023-06-30
经常听到家长们对孩子肚子疼的疑问,因为孩子太小,又说不清,具体是哪里疼和疼痛的方式,爸爸妈妈们都急得直跺脚,也帮不上忙,比如:“孩子每天早上说肚子疼,经常性的;孩子一吃饭或多吃饭总说肚子疼,这是怎么回事呢?”“孩子一上学就说胃疼,是否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呢,该怎么办呢?”那今天就来科普一下小儿腹痛。
肚子疼,在医学上又称为“腹痛”,是儿童时期最常见腹部症状之一,儿童腹痛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症状,发病率较高,形式多样,发病原因与儿童生理病理特点密切相关,容易受到饮食、气候、季节等因素影响,再加之儿童表达能力有限,不能准确表达腹痛性质,给诊断带来很大困难。
我们一般把腹痛分为:器质性腹痛和功能性腹痛。
器质性腹痛:
1、腹内病变:如食管炎、胃炎、胆囊炎、肠炎、阑尾炎、胰腺炎、肠系膜淋巴结炎、肠梗阻、肠套叠、肠扭转、尿路感染、肾结石、卵巢囊肿扭转、腹股沟崁顿疝等;
2、腹外病变:如过敏性紫癜、腹痛性癫痫、糖尿病、肺炎、胸膜炎、心肌炎、心包炎等。
功能性腹痛:便秘、消化不良、乳糖不耐受、饮食不当、受凉、食物过敏、心因性腹痛等。
如何辨别器质性腹痛和功能性腹痛?
在腹痛阵发性发生缓解间期,孩子能吃能喝,正常玩耍,无烦躁哭闹,无其他不适,多考虑功能性腹痛。
如果腹痛症状持续不缓解,且伴有如发热、呕吐、嗜睡,尿频、体重下降、生长迟缓。尤其精神不振,面色苍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,很可能是器质性腹痛。
需要注意的是,功能性腹痛的诊断是建立在排出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,所以当孩子反复出现不明原因腹痛时,需让专科医生帮助排查。
如何减少功能性腹痛的发生?
1、养成良好进食、饮食习惯
按时按需进食,忌暴饮暴食,忌饭前饭后剧烈运动,忌追赶喂饭、强迫威胁吃饭,忌挑食;鼓励孩子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水果,多饮水,少吃油炸、膨化、辛辣、生凉饮食。
2、养成良好排便习惯
养成孩子定时排便的习惯,一天或两天定时排便,减少粪便堆积,注意排便时不要看书、玩手机、玩玩具等。
3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,减少情感诱因
家长需要高度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,了解近期有无挨吵挨打,情感受挫,压力过大等情感诱因,往往部分孩子因情感刺激可诱发心因性腹痛发生。
如何帮助孩子缓解腹痛?
1、增加喝水,清淡饮食
2、顺时针按揉脐周
3、用热水袋热敷,避免烫伤
4、便秘的时候,口服乳果糖软化大便
5、适量补充肠道益生菌
什么时候需要去看医生?
经常便秘、原因不明的常发性肚痛、便血、腹泻、发烧和咳嗽、小便疼痛、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、外表或行为异常、腹痛影响正常生活、黄疸。
同时,需要警惕的是,当出现剧烈腹痛、精神萎靡不振、呕吐频繁或伴呕血、意识丧失、停便无尿时,需紧急就诊。
如何缓解儿童便秘?
1、进行如厕训练。
固定时间进行排便,排便时集中注意力,不要看动画片、看书或玩玩具。
2、生活饮食调理。
主要就是增加粗纤维的食物,如富含粗纤维的火龙果、苹果、芹菜等。其次要调整主食的结构,适当的减少精细粮食的比例,增加一些粗粮,比如小米、糙米玉米等。
3、多喝水。
4、腹部按摩。
沿着肚脐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,也能促进胃肠道蠕动。
5、户外活动
让孩子每天保证两个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,多运动肠蠕动才能增加。
如果大便特别干结,好几天不排便,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手段,比如吃点乳果糖,或适当使用开塞露。
肠套叠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?
肠套叠是儿童期早期特别是2岁以下婴幼儿中,最为常见的急腹症。典型表现是突发性、间歇性、严重的、进行性的绞痛,因为疼痛比较严重,宝宝会把腿蜷向肚子来缓解腹痛。
肠套叠是一阵一阵发生的,但这个间隔时间会越来越短,同时还有可能出现反复的呕吐,呕吐物里面往往逐渐会出现绿色的胆汁。随着疾病的进展,在腹部还会摸到肿块。此外有一半的肠套叠病人会出现肉眼可以分辨的带血大便。因此,如果宝宝出现了间歇性的、严重的,
进行性加重的腹部绞痛,不论有没有呕吐、大便带血,都务必警惕肠套叠,需要及时就医。
提醒广大家长们要根据天气变化,来增减衣物,注意宝贝饮食卫生,不吃难消化、生冷或变质的食物,饱餐后不宜做剧烈运动,孩子一旦出现腹痛或烦躁不安、哭闹不止等现象时,家长需特别注意观察并及时就诊。